说实在的,第一次去婺源那年我就犯了个错误。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看了江岭和篁岭,回来翻照片才发现,那些真正有味道的角落根本不在导游旗指向的地方。后来认识了几位当地朋友,才慢慢拼凑出这份本地人才懂的玩法指南。
1 行程规划要跟着季节走
三月的清晨六点,江岭梯田的雾气还没散尽时,油菜花田里已经架起三脚架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这里的花期其实分三个阶段:平原区3月初就开,半山区要到3月20日左右,海拔高的岭脚村能撑到4月上旬。重点来了,想看云海得选雨后放晴的清晨,我手机里至今存着2021年4月3日拍到的"金色瀑布"——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层层梯田上,那场景比网红打卡点震撼十倍。
2 避开人流的秘密路线
李坑的商业化确实让人头疼,但往西走2公里的上坦村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貌。青石板路上能看见老人用最传统的方式制作油纸伞,村口那棵800年香樟树下,总有阿婆摆着现蒸的汽糕摊。关键点是这里不收门票,游客服务中心的小姐姐说,他们刻意不做宣传就是为了控制人流。
说到古村,思溪延村其实是由两个村子组成的。大多数人挤在思溪拍婚俗表演时,延村的徽派老宅里藏着更精彩的故事。去年秋天我住过的"见山"民宿,老板能带你找到光绪年间举人宅邸的暗门密道,二楼美人靠上的木雕暗藏着一部家族兴衰史。
3 住宿就得挑特别的
篁岭晒秋美宿的网红泳池确实上镜,但真要体验当地生活,我后来都住清华镇的百年老宅改造的客栈。你发现没?这些老房子冬暖夏凉不是吹的,去年七月最热那几天,在雕花木床上睡午觉居然要盖薄被。更妙的是客栈老板会组织凌晨四点出发的"秘境徒步",带你去摄影团根本找不到的野生观景台。
4 吃就要吃当季的
清明前后的艾叶粿,用的是新采的野艾草。我在长溪村跟阿婆学过,糯米粉里掺艾草汁的比例决定了口感,太绿的反而是加了色素。秋天一定要试荷包红鲤鱼,但别在景区餐馆点,去县城菜市场后面的"老程饭庄",他家坚持用冷水塘养的鱼,肉质紧实得能尝出甜味。
5 交通省钱小窍门
高铁到婺源站后,别急着包车。车站左手边的乡村巴士能到大部分景点,班次表就贴在售票窗口玻璃上。去年新开通的"婺源旅游专线"更划算,20块钱当天无限次乘坐,途经12个主要村落。记得下载"车来了"APP,能实时查班车位置——有次我在江湾等车,就是靠这个发现末班车改道了。
现在回头看第一次拍的游客照,和后来记录的村民生活对比太鲜明了。篁岭晒秋的辣椒拼图固然壮观,但王村阿公教我分辨辣椒品种的那个下午,才是真正留在记忆里的婺源。或许旅行就该这样,少些"来都来了"的将就,多些"幸好没错过"的惊喜。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