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西综合服务平台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13767380192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江西动态

江西便民服务中心的"加减乘除"工作法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 20:23:01  阅读:0
摘要:本文深入分析江西便民服务中心创新实践的"加减乘除"工作法,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在简化流程、提升效率、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成果,为基层政务服务改革提供有益参考。

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说江西便民服务中心的"加减乘除"工作法时,我还以为是数学课。后来才发现,这套工作方法比数学公式实用多了——它正在悄然改变着江西基层政务服务的面貌。

1、做加法:服务项目扩容

走进南昌市红谷滩区便民服务中心,你会发现这里的服务窗口比三年前增加了近一倍。这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,而是经过精准需求调研后的服务扩容。医保报销、公积金提取这些过去要跑多个部门的事项,现在都能在中心"一站式"办结。

关键点是,这种加法做得很有章法。大概记得去年调研时,中心负责人提到他们建立了"群众点单、政府配菜"的服务机制。通过分析12345热线数据,把群众反映最集中的20项高频事项全部纳入服务范围。你发现没?这种基于数据的加法,让服务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
2、做减法:审批流程瘦身

(补充说明:这里说的瘦身不是减少必要环节,而是去掉冗余步骤) 九江市某区推出的"出生一件事"联办服务就是典型案例。新手爸妈要为新生儿办理的6个事项,现在只需提交1套材料、跑1次窗口。开始我认为这只是简单的流程合并,后来发现背后是公安、卫健、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在支撑。

重点来了:通过电子证照调用和材料复用,平均每个家庭少提交23份证明材料。这种减法不是偷工减料,而是用技术手段做"减法",用服务质量做"加法"。是不是这个道理?

3、做乘法:智慧服务赋能

在赣州市章贡区,24小时自助服务区总是亮着温暖的灯光。智能终端机不仅能打印证照,还能完成社保查询等58项服务。更妙的是那些"隐形"的乘法效应——通过"赣服通"APP,许多事项根本不用跑服务中心。

你懂的。这种乘法不是简单的设备叠加,而是通过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。记得有位腿脚不便的老人说,现在连残疾证到期换新都能视频办理,这服务真是做到家了。

4、做除法:破除部门壁垒

上饶市推行的"窗口无否决权"机制特别有意思。窗口人员不能说"这不归我们管",而要主动联系对口部门。开始觉得这可能增加工作人员负担,后来发现因为建立了跨部门协调平台,反而提高了整体效率。

说实在的,破除部门墙是最难的除法运算。但江西各地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、开发协同办公系统,正在把这道除法题越算越顺。关键点是,最终受益的是办事群众。

5、背后的治理逻辑

跳出具体举措看,这套工作法体现的是治理思维的转变。从"政府端菜"到"群众点单",从"各自为政"到"协同作战",江西便民服务中心的实践给我们三点启示: - 技术赋能要服务于人性化体验 - 流程再造必须打破部门本位主义 - 便民服务永远没有"最终版"

(补充说明:这些经验对全国基层政务服务改革都具有参考价值)

在景德镇采访时,有位窗口工作人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"我们每天做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,而是在计算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"或许,这就是江西便民服务中心"加减乘除"工作法最生动的注脚。你发现没?当政务服务带着温度落地时,那些冰冷的数字公式也会变得温暖起来。

相关文章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767380192

微信咨询
微信二维码
返回顶部
×微信二维码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{label:wxh}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