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在的,要论起江西特产,外地游客在景区买的那些包装精美的伴手礼,十有八九都不是正宗的。作为一个在江西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表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真正值得带回家的江西宝贝。
**1 南安板鸭的江湖地位** 在江西人的年货清单里,南安板鸭永远是C位。选用鄱阳湖放养的麻鸭,经过秘制配方腌制后,肉质紧实得能切片当刺身吃。重点来了,正宗的南安板鸭表皮会泛着琥珀色的油光,闻起来有淡淡的松木香——这是因为用了传统松木熏制工艺。现在市面上很多用机器烘干的冒牌货,吃起来完全不是那个味儿。
**2 景德镇瓷器的千年密码** 你发现没?景德镇的瓷器分三六九等。旅游纪念品店里20块一个的茶杯,和老师傅手工拉坯烧制的薄胎瓷,根本是两种东西。真正懂行的人会去老厂区找"窑口货",那些带着细微冰裂纹的影青瓷,在灯光下能透出朦胧的月光白。记得有次在樊家井见到个老师傅,他烧的茶盏注水后会出现游动的鱼纹,简直神了。
**3 婺源皇菊的黄金标准** 大概记得是2016年,婺源皇菊突然火遍朋友圈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真正的特级皇菊要满足"三黄标准":花心黄、汤色黄、叶底黄。关键点是必须用海拔800米以上的梯田种植,采摘时还得看老黄历选晴天。现在有些商家用硫磺熏花,泡出来的茶水发绿,喝多了反而伤身。
(突然想到去年在晓起村见到菊农凌晨四点就上山采花,他们说带露水的菊花香气最足)
**4 赣南脐橙的甜蜜陷阱** 每年11月,朋友圈总有人晒"赣南脐橙直销"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核心产区的果子早就被预订完了。真正信丰老树结的脐橙,果皮会自带淡淡红晕,剥开时那股带着松针味的清香,是化肥种不出来的味道。有次去果园,老农教我用指甲轻刮果皮,能刮出精油的都是好货。
**5 九江茶饼的时光味道** 现在超市卖的茶饼,为了延长保质期都加了各种添加剂。而地道的九江茶饼应该用陈年茶油和面,烤出来带着微微焦香的朴素味道。我奶奶那辈人做茶饼,会在面团里掺一点桂花蜜,咬开能看见琥珀色的糖心,配庐山云雾茶简直绝了。
**6 铅山连四纸的复活传奇** 这个可能很多人没听过。用嫩竹浆手工捞制的连四纸,薄得能透光却扯不破,明清时期是皇家奏折专用纸。关键点是必须用武夷山北麓的泉水漂白,现在会这门手艺的老师傅不超过十个。去年在虹关村见到83岁的非遗传承人,他造的纸墨韵层次比宣纸还丰富。
**7 安福火腿的岁月沉香** 跟金华火腿齐名的安福火腿,最好的部位是"灯盏窝"。三年以上的老火腿,切开能看到玫瑰色的脂肪纹路。说实在的,现在很多火腿用加速发酵工艺,三个月就上市,哪有时间沉淀出那种带着酒香的复杂风味?
**8 黎川香榧的千年等待** 香榧树要长20年才结果,堪称植物界的慢生活大师。正宗的黎川香榧外壳有天然螺旋纹,用特制铜夹子轻轻一压就开。记得第一次吃现炒的香榧,那股混合着松木和奶香的滋味,完全不是超市货能比的。
**9 鄱湖银鱼的至鲜时刻** 别看银鱼小,讲究可大了。清明前后的"新水银鱼"才够鲜甜,晒干后通体透明得像玉簪。现在有些商家用双氧水漂白,看起来雪白漂亮,其实鲜味全无。地道的做法是用猪油小火焙,撒点辣椒末就能下一斤饭。
**10 宜丰竹雕的呼吸感** 最后说个冷门的。宜丰老艺人雕的竹器,会特意保留竹青层,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氧化出琥珀包浆。见过一个笔筒,雕着八仙过海的图案,海波纹路居然是用竹节天然弧度表现的,这种巧思机器根本模仿不来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:去年带北京朋友逛滕王阁,他非要买景区398元的"江西特产大礼包"。后来我带他去豫章后街的老铺子,两百块就买齐了地道的板鸭、茶饼、皇菊。所以说啊,认识真正的江西味道,光看网红攻略可不够,得跟着本地人的舌头走。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