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西综合服务平台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13767380192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江西动态

油墩镇风味密码:藏在鄱阳湖畔的7种地道物产

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2:34:01  阅读:0
摘要:深入挖掘江西鄱阳县油墩镇最具代表性的7种地方特产,从非遗技艺制作的油墩子到鄱阳湖馈赠的野生水产,揭秘这座滨湖小镇独特的风味密码。

说实在的,要读懂江西鄱阳县油墩镇,得先从它的胃开始。这个被鄱阳湖水汽浸润的小镇,藏着太多外地人叫不上名字的宝贝。上次写过美食,这次咱们聊聊那些能带走的风物——你发现没?真正的地方特产往往带着泥土味和手作温度。

1 油墩子的前世今生

重点来了,镇上名字的由来"油墩子"本身就是活化石级特产。这种用糯米浆包裹芋头丝油炸的金黄点心,制作技艺去年刚列入县级非遗。老师傅们至今保持着凌晨三点起床磨米浆的传统,铁锅里的菜籽油得是当年新榨的。关键点是外皮要脆而不硬,咬开能拉出细密的糖丝,镇上老茶客都管这叫"可以吃的蜂蜜"。

2 湖鲜三绝的时令馈赠

鄱阳湖退水期(大概在每年10月)出产的银鱼干堪称一绝。渔民们用竹匾晾晒的银鱼,体型比太湖银鱼短粗,阳光下透着琥珀色。搭配当地青椒快炒,鲜味能窜到二楼去。另外两种是晒成黑色的鳜鱼干和用荷叶包裹发酵的虾酱,后者的制作方法在别处几乎绝迹了。

3 被遗忘的麻糖艺术

(补充说明:此麻糖非北方芝麻糖)油墩镇西南角有家三代人坚持手工熬制苎麻糖,将苎麻叶汁与糯米糖稀反复拉扯成翡翠色糖条。刚出锅时柔软如绸缎,冷却后脆甜中带着草本清香。现在会这门手艺的,全镇不超过五个人。

话题突然转到农耕——你发现没?好特产往往和土地绑在一起。镇东头五百亩富硒稻田产的"油墩红",米粒腹部有道胭脂红的线。蒸饭时水要比平常少放两成,饭香能飘过整条巷子。老农说这是当年知青带来的稻种变异而成,谁知道呢?好吃才是硬道理。

4 古法菜籽油的秘密

镇上油坊至今保留着水代法取油工艺,新榨的菜籽油呈金红色,沉淀物里有细碎的油菜花粉。这种油特别适合煎炸,高温下不会产生哈喇味。去年有食品学家来检测,发现抗氧化物质含量是市售精炼油的三倍多。

5 蓼蓝染布的当代转身

严格说这不算食品,但油墩镇妇女用蓼蓝染的土布正在成为新特产。不同于化学染料,这种植物染的布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,从靛蓝慢慢褪成月白色。现在有设计师专门来收购,做成文创手帕特别受欢迎。

6 端午限定草木灰粽

只有端午节前半个月才做得出的特产。用芝麻秆烧的灰过滤水浸泡糯米,包出的粽子带着矿物咸香。苇叶要选鄱阳湖西岸的,比普通粽叶窄但更柔韧。镇上人说这是祖辈应对盐荒的智慧结晶。

7 消失中的麦芽糖画

最后这个可能快见不到了。用麦芽糖稀作画的老艺人只剩两位,糖稀温度必须控制在78℃-82℃之间,画出来的蜻蜓翅膀能透光。现在会买的大多是外地游客,本地孩子更爱超市的棒棒糖。

说实在的,油墩镇特产的珍贵处,在于它们固执地抵抗着工业化。就像镇口那棵三百年的苦楝树,看着鄱阳湖水涨了又退。下次来别光顾着吃,带点会讲故事的特产回家——比如能泡出整片湖光的银鱼干,或者会随时间变色的蓝染布。这些才是真正的风味密码,你说是不是?

相关文章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767380192

微信咨询
微信二维码
返回顶部
×微信二维码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{label:wxh}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