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在的,现在去政府办事跟以前真不一样了。记得五年前在江西办个营业执照,得跑七八个部门,光材料就准备了两大摞。你发现没?这两年江西各地的便民服务中心简直像开了挂,把"群众跑腿"变成了"数据跑路"。
1、从"多头跑"到"一窗办"的蜕变
重点来了,江西的便民服务中心最厉害的就是"一窗受理"模式。全省建成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18个,乡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1968个,覆盖率达到了100%。关键点是他们把28个部门的1865项事项都集中到了一个大厅,原来要跑半个月的手续,现在最快30分钟就能搞定。
(补充说明:特别是企业开办"一网通办"平台,将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)南昌市红谷滩区的王女士上周刚体验过:"带着身份证来,复印材料都是工作人员帮忙弄的,连刻章都在大厅里一站式解决,真是没想到这么方便。"
2、智能终端让办事像点外卖
你发现没?现在连乡镇便民中心都配上了自助服务终端。江西大概投入了2.3亿元购置智能设备,开发了"赣服通"政务服务平台。说实在的,我开始觉得这些机器就是摆设,后来发现连农村大妈都能用它交社保。
关键点是这些终端支持刷脸认证,操作界面特别简单。抚州崇仁县65岁的李大爷说:"以前取养老金要坐车去县城,现在走到村头便民站,按几个键钱就到账了。"数据显示,全省通过自助终端办理的业务量同比增长了47%。
3、延时服务破解"上班族"难题
重点来了,便民中心最贴心的要数"不打烊"服务。江西在全省推行工作日中午、双休日、节假日错时延时服务,你懂的。南昌县便民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张告诉我:"我们实行'5+2'工作制后,晚上七点多还能看到来办事的群众。"
(补充说明:部分中心还提供"24小时自助服务区",像银行ATM机一样随时可办)九江的上班族小林感触很深:"以前请假办事要扣工资,现在周六来办房产证,一点都不耽误工作。"
4、代办员制度温暖特殊群体
说实在的,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穿梭在乡间的代办员。江西在偏远地区培养了1.2万名村级代办员,关键点是他们会上门为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。赣州寻乌县的陈代办员大概记得,今年已经为村民代办了300多件事项。
你发现没?这些代办员不仅跑腿,还会教村民用手机办事。上饶铅山县的张奶奶说:"小后生帮我用手机交了电费,现在连买火车票都不用去镇上了。"数据显示,代办服务让农村群众办事平均少跑15公里。
5、监督机制确保服务不走样
重点来了,便民服务不能搞形式主义。江西建立了"好差评"系统,每个办事窗口都有评价器。关键点是这些评价直接关联工作人员绩效考核,差评件件有回访、有整改。
(补充说明:省里还组建了200人的暗访队伍,定期抽查服务质量)省政务服务办的同志透露:"去年我们收到群众表扬信同比增加了65%,投诉量下降了38%。"这种监督机制让便民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从排队几小时到即来即办,从材料一大堆到"零证明"办理,江西的便民服务中心正在重新定义政府服务。说实在的,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办事效率的提升,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。你发现没?当群众走进明亮的办事大厅,看到工作人员的笑脸时,政府与百姓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。
现在江西又提出了"智慧政务2.0"计划,准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多事项"秒批秒办"。或许用不了多久,我们办事连家门都不用出,动动手指就能搞定。这不就是老百姓期盼的服务型政府该有的样子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