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在的,每年六月中考季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作文题目。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卷刚揭晓那会儿,朋友圈就被各种作文题讨论刷屏了。这次题目延续了江西卷一贯的"文化底色+生活视角"命题风格,但具体考法又藏着些新变化。
1、真题再现
今年题目给出了一段关于"传统节气与现代生活"的阅读材料,要求结合自身体验写篇题为《_____里的智慧》的半命题作文。重点来了,题目特别强调要"选取具体生活场景,展现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"。这比往年单纯要求写传统文化体验多了层思考深度,你发现没?
2、命题演变
翻看近五年江西中考作文题,从2019年《那一刻,我读懂了你》到2021年《给____的一封信》,再到今年题目,明显能看出从情感表达到文化思考的升级轨迹。命题组似乎在引导孩子们把目光从"小我"转向"大我",但又不能空谈大道理。这种转变大概记得是从"双减"政策后开始明显的。
(补充说明:2020年题目《不一样的春节》其实已经暗含社会观察视角)
3、破题关键
遇到这类文化主题作文,很多同学容易陷入两个极端:要么堆砌诗词典故显得假大空,要么就事论事缺乏升华。今年这个半命题设计很妙,给了"智慧"这个落脚点,相当于提示考生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联结处。比如写《饺子里的智慧》,可以从奶奶包饺子的手法讲到匠人精神,再落到快节奏生活中的文化坚守,是不是这个道理?
4、高分要素
阅卷老师透露,今年高分作文都有三个共同点:场景具体化(必须有细节)、思考个性化(拒绝套路化表达)、过渡自然化(文化符号不能硬贴)。有个满分作文写《门环里的智慧》,通过老宅铜门环的观察,把传统建筑智慧、家族记忆传承和当代智能门锁对比写得丝丝入扣。你懂的。
5、备考启示
开始我觉得准备文化类作文背些古诗名句就行,后来发现江西卷更看重"活的文化"。建议明年考生做好三件事:建立自己的文化素材库(比如传统手艺、节气习俗等)、培养"以小见大"的思维习惯、多练习场景化描写。关键点是,所有文化思考必须根植于真实生活体验。
说实在的,中考作文命题就像面镜子,既照见教育改革的动向,也反映着时代精神的变迁。2023年这道题与其说考写作技巧,不如说在检验孩子们观察生活的眼力和思考文化的脑力。当我们在作文里真诚地探讨传统智慧如何照亮现代生活时,或许本身就完成了文化传承的最好实践。